新模式新业态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 浏览: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工作正在逐步取得成效,复工复产也在有序推进。疫情结束后,中国经济将如何表现?经济日报记者近日就此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工作正在逐步取得成效,复工复产也在有序推进。疫情结束后,中国经济将如何表现?经济日报记者近日就此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

  记者:有观点认为,疫情结束后中国经济会出现补偿性恢复,对此怎么看?

  刘向东:经验表明,短期风险冲击后,经济的韧性都会有一个触底的急速反弹然后才逐步回归正常。如同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有类似之处。受疫情防控工作影响,经济活动只是暂时得到抑制,并不是消退,包括消费、投资以及进出口等需求虽遭遇短暂下降,但中长期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预计疫情结束后,中国经济的韧性会助推经济在一季度的下降后出现一个快速反弹的过程。被压抑的消费和投资会短期内有个小爆发,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而各部门各地区政府也在积极出台减税降费、贴息展期、降本减负等各项政策力促企业尽快复工复产。2月4日后,节后返工人员已呈现缓慢上升势头,深圳、广州、上海、北京、苏州、成都等城市流入较多,预计这些城市的服务性消费也将会逐步恢复。与渐进恢复的服务消费可能不同,生产可能很快恢复并且有短时期赶工修复订单的可能。长远看来,经过疫情期间的需求积累和淘汰转型,中国制造的供应体系将会更加健康完善和有竞争力。一旦疫情过后,中国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势还会充分体现和释放出来,优化升级的产能会得到及时展现,那时受此影响的国际需求也可能集中释放。

  记者:在补偿性恢复的过程中,供给和需求较疫情发生前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哪些领域或行业可能将在此次疫情结束后迎来创新性发展?

  刘向东:在经济补偿性恢复过程中,相比于消费端的需求可能展现爆发式增长,供给端的产能恢复可能并没有那么快,特别是返工轮岗相对较慢,因此短时期内可能会有一个供不应求的过程,这时可能需要具有优势产能的企业提前布局及早开工做好储备。因受到疫情防控带来的人员流动限制,部分疫情后释放的需求只能稍微延迟满足,出于复工人员流动的安全考虑,恢复的产能难以及时达到满负荷。因此一旦疫情解除,预计补偿性恢复过程中将会出现供需两旺的态势。

  对中国企业来说,办法总比困难多。疫情期间,一些行业正在努力化危为机。除了医疗健康领域得到高度重视之外,其他相关产品或服务也会转移到线上或无接触渠道开展,诸如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在线游戏、短视频和知识付费、电子商务、居家办公、虚拟会务、无接触配送、无接触餐厅等将会呈现快速爆发式增长,有望部分抵消聚集性特点明显的线下服务业所遭受的损失。由此推知,疫情结束后,包括医疗健康产业、智能设备、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以及无人机生产等行业都可能快速发展起来,甚至有可能有些新业态、新模式,如无接触服务、无接触生产等也会创新发展起来。当然,还会有企业能够更好地抓住由此带来的健康安全需求,加快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要。

  记者:迎接补偿性恢复,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您认为各自应该怎么做?

  刘向东:政府层面,要进一步稳定好预期,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具体包括采取更有力的逆周期调节措施,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各级财政预算投入,加大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领域的补短板力度;以稳产纾困为突破口,给予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及中小企业在税费、融资和社保等方面更加优惠的支持性政策,同时实施偏宽松的货币政策,投放更多的流动性保持企业的现金流稳定,继续降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帮助其渡过经营难关;以稳岗增收为出发点,结合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给予多种形式的就业扶持,鼓励通过以工代赈、返乡创业、资本下乡等举措刺激需求、稳定就业、实现增收,切实减轻疫情对劳动者增加收入的不利影响。

  对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把握市场机遇窗口,在规范优化生产流程,注重人员健康防护的基础上,抓住新增订单需求,扩大再生产,充分利用现有产能,满足既有订单需求,同时加快实施制定的科创计划和研发合作计划,在修补和增强供应链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 丽)

相关阅读